8月13日,据中指研究院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2025年房企债务重组进程显著加速,化债模式从“展期为主”转向“削债为核心”。
据监测,截至8月初,60家出险房企中已有16家完成全部或部分债务重组,其中半数于2025年获批,步伐明显快于往年。融创、龙光、旭辉基本实现境内外债务整体重组;世茂、远洋等则完成境外债重组,风险缓释进入实质性阶段。
核心变化在于“债转股”成为重组标配,削债比例普遍达70%左右。例如融创中国针对95.5亿美元境外债推行“全额债转股”,通过分派两类强制可转债(转股价6.8港元/股、3.85港元/股)化解债务,获74%债权人支持,成为首家境外债清零的大型房企。
其中,世茂集团通过重组削减78亿美元债务,优化资产负债表。龙光集团境内债重组方案包含转股选项,并设置股价保障机制(若股价低于1.08港元则增发补偿)。
此外,政策环境与债权人态度转变助推进程。一是政策协同:城市融资协调机制、存量房收储等政策为资产变现提供支撑。二是债权人妥协:市场长周期调整下,债权人更倾向接受高削债方案以避免清算损失。
值得注意的是,挑战仍然存在。部分企业如富力、当代置业陷入二次违约;H股房企中5家已被清盘。业内指出,重组成功仅缓解财务压力,房企真正“上岸”仍需依赖销售回稳与经营改善。